单人垂钓的可持续之道:如何实现钓鱼与养鱼的平衡

发表时间: 2024-05-01 04:01

从2021年1月1日开始,长江干流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,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,正式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,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。2021年2月10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11.1万艘渔船、23.1万渔民退捕上岸,“人退鱼进”。

禁渔的原因是长江流域捕捞过度,伤害到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鱼类产出。

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,哺育着424种鱼类,特有鱼类有183种,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之一。但根据2018年长江淡水豚科考结果,如今长江中仅存的哺乳动物江豚,其种群数量仅为1012头。这一数量,在2006年还有1800头。在2017年到2019年的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中,专家发现有130种历史上分布的鱼类未能采集到样本。更严峻的是,中华鲟、长江鲟、胭脂鱼、川陕哲罗鲑等珍稀鱼类都没有自然繁殖活动发生。

除了多样性,长江的经济鱼类资源也逐渐枯竭。1954年之前,长江每年的鱼类捕捞量达到42.7万吨,到了80年代,捕获量下降到仅约20万吨。近年来,尽管进行了大量鱼类放流,但效果不佳,捕获量甚至不足10万吨。较为常见的青鱼、草鱼、鲢鱼、鳙鱼“四大家鱼”,其种苗发生量也已从1965年的1291亿尾降至如今的十几亿尾。

长江禁渔之所以要禁十年,正是因为“青、草、鲢、鳙”这四大家鱼为代表的长江主要经济鱼类性成熟的时间是3—4年,10年禁渔将使这些鱼类有2—3个世代繁衍。这将使长江渔业资源得到恢复,缓解长江鱼少之困,这又能为长江江豚在内许多旗舰物种的保护带来希望。

长江禁渔也是在保护人工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鱼塘里人工养殖的鱼,都是那么几对亲鱼的后代,长期近亲繁殖后基因会退化,容易生病,因此必须有野生鱼来改善其基因资源。所以,让老百姓更长久地吃鱼、吃更好的鱼,也必须保护好长江这个天然的基因资源库。

长江全面禁渔之后,根据相关评估结果,长江干流和鄱阳湖、洞庭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,由禁渔前最差的“无鱼”提升了两个等级。2022年,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达到1249头,比2017年普查时增加了237头;长江刀鱼溯河洄游至洞庭湖,已到了历史最远的分布水域。

根据业内估计,十年后,长江“四大家鱼”的产卵量能回升到200亿到300亿尾,但即便这样,也仅达到20世纪60年代30%的水平,而许多濒危物种的恢复则更为困难。

不过,有趣的是,全国各地的禁渔区内,都不禁娱乐性游钓和休闲渔业活动,长江禁渔也不禁钓鱼。

《关于加强长江流域禁捕执法管理工作的意见》中有这样的内容:加强休闲垂钓管理。各地要综合考虑本地区水生生物资源情况和公众休闲垂钓合理需求,制定并发布垂钓管理办法,依法划定允许垂钓区域范围,合理控制垂钓总体规模,严格限定钓具、钓法、钓饵。钓具数量原则上一人最多允许使用一杆、一钩,禁止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内使用船艇、排筏等水上漂浮物进行垂钓,规范渔获物的品种、数量、规格,禁止垂钓渔获物上市交易,避免对禁捕管理和资源保护产生不利影响。要将垂钓行为纳入渔政日常执法管理范畴,有条件的地方应率先探索实行持证垂钓管理制度,引导公众有序规范参与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垂钓活动。

那么,为什么不禁一人一杆一线一钩式钓鱼?

很多人以为水里到处都是鱼,一条蚯蚓就能把一条大鱼拉出水。但实际上,野生水体,一般来说,鱼的分布是稀疏的,钓鱼都是需要打窝的。所谓打窝,就是先在准备钓鱼的地方,投放鱼饲料,把鱼群吸引过来,这样鱼上钩的可能性才大。打窝用的饲料越多,吸引过来的鱼越多,钓到鱼的可能性就越大。即便是钓鱼高手,即便是在商业鱼塘里钓鱼,也要准备一堆饲料用来打窝。禁渔区之所以禁渔,就是因为鱼群资源比普通的野外还要少,在这种地方不打窝,就更不可能钓上鱼,尤其是大鱼。

而根据钓鱼爱好者的不完全统计,或估计,钓鱼的平均料肉比为10比1左右。也就是说,打窝用掉10斤饲料,才能钓出一斤鱼来。很多新手或者运气不好的人,甚至会用掉几十斤饲料打窝,才会钓到一斤。而人工养殖,养鱼的料肉比为1.6—2比1,也就是在鱼塘里投1.6—2斤饲料,最后,可收获一斤鱼。

这就意味着,打窝投入到水里的饲料,最终会被鱼吃掉,鱼的营养情况就能得到改善,这几十斤饲料就会按1.6-2比1的比例变为鱼肉。这个鱼肉,可能是小鱼长成了大鱼,也可能是大鱼生了鱼苗。所以,钓鱼的人,与其说是在钓鱼,不如说是在喂鱼。只要是一人一线一杆一钩,那他们在禁渔区内钓鱼行为,实质上是在帮国家免费养鱼。

有人开编了一个段子:对鱼群来说,每次只要鱼群献祭一些老弱病残的鱼,然后每天就会出现一个打窝仙人带给他们吃不完的饵料。每次打窝仙人来了,鱼中族长就会说:来人,快把这两条鱼绑到祭祀钩上去,不然,打窝仙人失望了,下次不赐予我们食物,你们谁能负得了这个责?

• (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
刘远举

责编 陈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