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大利亚飞鸟危机:野猫每日猎杀百万只,养猫者成难题

发表时间: 2021-03-21 13:01

1、 澳大利亚之痛

澳大利亚地广人稀,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动植物的繁衍创造了条件。意外的是,由于地理的环境的封闭性,一旦闯入陌生物种,极容易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。

长毛兔称霸澳大利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,数量最高峰时一度超过100亿只,大量绿色植被被毁,草地被拱啃得坑坑洼洼。为控制长毛兔的数量,在动物学家的建议下,澳大利亚当局引入了狐狸,期待它能将长毛兔赶尽杀绝,未曾想却是“引狼入室”。

初入澳大利亚的狐狸发现,捕杀个长毛兔还要费力地奔跑,哪有捕捉个袋类的小动物来得痛快。转移攻击目标的狐狸,根本不愁吃喝,繁殖成了它唯一兴趣。如今几千万只狐狸,游荡在澳大利亚。为此还衍生出一个职业——猎狐人,每捕获一只狐狸,就能向政府换取5美元的报酬。

野猫是另一个让澳大利亚头痛不已的动物。和狐狸特意引入不同,野猫是由殖民者携带而来。过去大帆船常有老鼠光顾,所以常喂养几只猫,既捕捉老鼠,也陪伴船员。猫随殖民者登入澳大利亚,简直是进入一个世外桃源:自然物种丰富,而又缺少天敌,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它数量不膨胀的理由。

2、野猫的巨大破坏力

澳大利亚到底活跃着多少野猫?至今没有一个权威、准确的数字——其实也很难。不过,最靠谱的数据应该是400-600万只的范围。如果再不控制,十几年后就能赶上澳大利亚的人口数量。

野猫体积不大、不小,动作灵敏、快捷,步伐轻盈,爬树、走墙沿、跳跃样样精通。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是它最厉害的攻击性武器。某个火爆油管的视频,一只澳大利亚野猫单爪把一只飞鸟拍打在地,头部鲜血直流。攻击力性不弱,又缺少敌手,野猫在澳大利亚的领地范围不断扩张,如今99%以上的地区都有它的身影,实现了对澳大利亚的全覆盖。

野猫俨然成了其他物种的一大威胁。资料显示,整个澳大利亚的野猫每天至少要捕杀100多万只的飞鸟以及超过200万只的小型爬行动物。野猫似乎还延续着它们祖先的传统,总是把猎物把玩够再吃掉。

野猫每日巨大的食物需求下,意味着大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,甚至有可能已处在灭绝的边缘。事实也是如此,澳大利亚动物保护部门统计,目前至少有20种动物的灭绝和野猫脱离不了干系,同时有250多种爬行动物因野猫的侵扰,数量呈现萎缩,其中的15种需要加强保护,否则等来的只有灭亡。

最令澳大利亚担心的,还不是被野猫吃掉的野生动物,而是惧怕野猫成为传播疾病、病毒的中间宿主。科学家目前已经证实,弓形虫的主要宿主就是野猫,弓形虫实质是一种细胞类寄生虫。

像一些孕妇、婴幼儿或免疫力低的人,他们很容易被弓形虫盯上,一旦感染大概率会滋生弓形虫病。弓形虫病厉害之处是,它会引发孕妇的流产及死胎,甚至导致肚里婴儿产生脑炎,截止目前澳大利亚对这种病症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,所以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。

弓形虫习惯栖息在潮湿的环境里,像绿植繁茂的农田是它的理想之地,而这里也是野猫的大本营。所以几乎所有的野猫都有弓形虫的寄生。澳大利亚科学部门曾做过推算指出,野猫中大约有90%左右的野猫患有弓形虫病,对澳大利亚的卫生部门而言,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

3、 费尽心机捕杀野猫

野猫肆无忌惮地扩张,早已引起了澳大利亚的不满。澳大利亚与长毛兔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经验,所以对付野猫各种手段使用得淡定、从容。

首先是利用化学制品给野猫迎头一击。这种名为Eradica”合成物质,主要成分包括鸡肉、袋鼠肉末和1080毒制品,前两个成分负责诱猫吞食,后面的1080才是野猫的真正克星。1080的化学成分为氟代醋酸钠,一种从澳大利亚本土的绿色植物中提取的毒素,而土著动物在长时间的演化中逐渐对其产生了免疫,所以只对野猫有杀伤力。

事实上,这种合成药物确实有一定的效果。只是担心以后野猫也产生免疫怎么办,还是继续开发新药?

其次建立保护区。说白了就是建立了一个由400公里长的电线、85000个尖桩、130公里的铁丝网围成的一个封闭式保护区,里面有耳袋狸、岩袋鼠、夜鹦鹉等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,把野猫硬生生阻挡在外面。这一政策备受养猫人士的批评,但澳大利亚动物保护部门铁了心要这么做,给出的理由令爱猫人士无法反驳:不阻挡猫,更多的动物因它而死。

除此之外,传统捕杀野猫的方法也随处可见,为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猎杀野猫的活动之中,澳大利亚计划每年投入500万美元,专门用于资助灭猫的民间团体、组织。早年澳大利亚曾提出2020年之前猎杀200万只野猫的计划,奈何新冠肆虐,这一“宏伟规划”只能搁浅。

更令人郁闷的是,这项计划实施之初,民间已有16万人在网上联合签名要求政府停止这一举措。和预想的一样,16万人反对者中绝大多数是养猫爱好者。

实际上,不止是澳大利亚受到野猫的侵扰,世界上多个国家同样如此。美国全国至少有9500万只宠物猫,而流浪猫、野猫更是难以统计。在美国每年至少有14-37亿只鸟成为猫的盘中餐。

同样,加拿大每年需要贡献2亿只飞禽当作猫的美食;新西兰至少有140万只栖息在居民家或野外。受土地面积的限制,如今新西兰被猫折腾得不堪重负,新西兰开始对猫采取节育措施,从根本上断绝它的繁殖能力。

受新西兰做法的启发,有专家建议澳大利亚学习这种轻巧、快速的方法。不出意料,这一建议立马引来了养猫人士的批评。那么到底如何解决,也许开门就能碰到一只野猫的时候,就是意见统一之时。

原创:老高